7月9日,国务院正式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将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
其实在国内获得扶持的车企与相关产业来看,已经能推断出这一结论,比亚迪、众泰的纯电动车,城市里的纯电动公交车出租车,对纯电动车的购买优惠支持,都预示着纯电动车的未来前景。
但是这一《发展规划》还是将模糊的远景做了具体的战略规划。首先,在销量上,到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再者,在电动车里程上,到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车速不低于100公里/小时,纯电驱动模式下综合工况续驶里程分别不低于150公里和50公里。
对这一数据的解读,可以用常规汽油车的销量来作一个比较。3年累计销量50万辆的概念,约折算为每年15万辆,几乎接近于一个二线合资品牌就像东风悦达起亚的年销量。而产能200万辆,更几乎等同于上海通用一年的产能。
再细化到本地,杭州的起亚4S店,基本上每个月的单店销量都在100到150台之间,你能想象出到了2015年,比亚迪或众泰的4S店也能每个月卖出150台纯电动车吗?到了2020年,街上跑的纯电动车数量会和别克雪佛兰差不多。
距离2015年还有短短3年时间,这样的目标无异于放了一个大卫星。而事实上,《发展规划》里的条文利好的却是电池和电机产业。
《发展规划》具文称,将重点建设动力电池产业聚集区域。积极推进动力电池规模化生产,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力争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百亿瓦时、具有关键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龙头企业,并在正负极、隔膜、电解质等关键材料领域分别形成2—3家骨干生产企业。并在在驱动电机、高效变速器等领域分别培育2—3家骨干企业,支持发展整车企业参股、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汽车电子企业。
事实上全球的纯电动车产业瓶颈都卡在电池和电机技术上,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体积大小的手机锂电池,在2004年的时候容量能做到700毫安,到了2012年的今天,也只能突破到1000毫安。如果没有倍增式的技术突破,纯电动车的应用前景就还是个画饼。但政策战略层面对电池和电机企业的扶持,或许就能够催生这样的革命性技术突破出现在中国的企业。
比较现实的是,《发展规划》还提到了要重点开展混合动力技术研究,支持开展柴油机高压共轨、汽油机缸内直喷、均质燃烧以及涡轮增压等高效内燃机技术和先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支持研制六挡及以上机械变速器、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研发;大幅提高小排量发动机的技术水平。开展高效控制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技术研究。这对于目前全国每年一千万台的内燃机乘用车市场来说,才是最为紧缺的技术。 |